0%
2017.04.21

中老年人心血管健康保健

中老年人心血管健康保健
主講:國軍高雄總醫院 心臟內科 李柏群醫師
時間:4月21日1000-1200
地點:高雄鳳山中山新城交誼廳舉行

個人簡介

  • 屏東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附小)
  • 屏東縣立公正國中
  • 高雄市立高級中學
  •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92期
  • 國軍高雄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總醫師
  • 台北市振興醫院心臟內科臨床研究員
  • 高雄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
  • 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醫務管理碩士班
  • 現任 國軍高雄總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

    

     

 
  










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1.抽煙
2.年齡
3.缺乏運動
4.肥胖
5.糖尿病
6.血脂肪代謝異常
7.高血壓                                       

吸菸的害處
1.癌症: 肺癌、膀胱癌             
2.消化性潰瘍:胃潰瘍、12指腸潰瘍
3.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狹心症、血管阻塞、記憶力減退
4. 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易引發氣喘病

吸菸導致的癌症只是肺癌而已?
肺癌、膀胱癌、口腔癌、食道癌、咽喉癌、胰臟癌、肝癌
—30%癌症與吸菸有關– 抽菸者罹患肝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6倍
— B型肝炎帶原者吸菸罹患肝癌的機率是20倍
吸菸者+B型肝炎帶原者,那罹患肝癌的機率將會變成一般人的120倍

老人戒菸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台灣老人男性吸菸率為32.9%,女性為2.5%,許多吸菸老人常認為自己抽菸多年,吸菸成為他們剩下的少數娛樂活動,所以不想戒菸,但是研究顯示,即使60歲開始戒菸,都可以延長壽命,並改善生活品質,而且也可以減少二手菸對親愛的家人造成傷害,如何鼓勵老人戒菸,成為老人的重要健康議題。

戒菸後對身體有甚麼好處?
當您停止吸菸,您的身體會有以下改變:
兩星期至12星期後:循環系統有改善,可做長時間步行運動,肺功能提升30%
一年後:患上冠心病的機率比吸菸者低50%
五年後:肺癌死亡率比普通吸菸者(假定一天一包菸)少50%
十年後: 肺癌死亡率大約等同一個非吸菸者減少患上與吸煙有關的癌症。
戒菸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在乎您有無這一個決心。

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年齡與缺乏運動
運動的好處
-增加身體各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
-降低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
-增加心肺耐力
-促進血液循環
-控制體重
運動生活化→運動一分鐘,多活兩分鐘。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有哪些?
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以溫和、不激烈為原則,如散步、體操、騎固定腳踏車;此外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太極拳、外丹功香功等,皆為老年人相當適合的運動項目。

為了確實運動能帶給老年人健康的益處,選擇運動項目前應先請教醫師,且運動前參考以下的建議:
1. 穿著寬鬆的衣服及大小合適的運動鞋。
2. 運動前應先做暖身運動。
3. 依個人能力選擇運動
4.運動量的增加,要採循漸進的方式。
5.運動時要注意身體與心理的感受。
6.運動健身應持續有恆心。
7.將運動融入生活當中。
8.避免危險的一些作法:不可摒氣用力,因摒氣用力時胸膛內的壓力會驟然增加許多,減少靜脈血液回流,心臟輸出的血液也相對地減少,腦中一旦缺血,很可能發生頭暈或昏倒的現象。
9.運動後注意把汗擦乾,儘快沐浴,補充水份。
10.運動環境的選擇以安全為原則,以免發生危險。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的老年人是否適宜運動?

適當的運動對心臟病與高血壓的患者都是有益的,但不適當的運動卻會給患者帶來危險,因此在從事運動前,應請醫師徹底檢查,並和醫師討論,找出適合的運動項目。
一般來說,要改善心肺功能較有效的方法是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走、騎固定腳踏車、外丹功、太極拳、桌球、羽球等,每週至少要有三次,採循序漸進方式,每次不超過30分鐘為佳,如發生胸痛、流冷汗、暈眩應立即停止運動,並請醫師檢查。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是否適宜運動?
規律運動對任何人都是有益的,尤其是糖尿病人更不可或缺,因運動可促進胰島素的生理作用,降低血糖,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可減少合併症發生,茲分別說明如下:
運動對糖尿病人的益處:

  1. 可增進加肌肉、肝臟和脂肪等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在從事幾個月的運動後,可減少胰島素的需要量20%~40%。
  2. 可增加肌肉和肝臟的肝醣含量,可改善因活動而造成的血糖過低現象。
  3. 可增進心臟、血管循環和代謝功能,穩定心理情緒及降低血壓、減低慣冠狀動脈症狀。
  4. 促進熱量的消耗,避免體重過重。

 
糖尿病人運動應注意事項:

  1. 在運動前,應到醫院接受運動測驗,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如有併發症時應暫時停止。
  2. 服藥後或空腹時不可運動,以免因低血糖而造成休克。
  3. 應穿襪子和鞋子,避免腳部受傷;因糖尿病人皮膚的抵抗力低,極易受外在因素的感染而發炎,如受傷則傷口不易癒合,因腳部的血液循環較差,可能因小傷口而發生潰瘍、感染,不易痊癒,嚴重時甚至必須截肢。
  4. 不要在高溫或極低溫下運動。
  5. 運動要持之以恆,每週至少三次,每次大約30分鐘,在飯後1~2小時為佳。
  6. 應隨身攜帶識別卡,以備意外發生時供急救參考。

 
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肥胖

老人減重

目前由於人口老化,老人體重過重、肥胖更需要關切、重視。而健康促進主要過程需要由「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著手。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除了三低(低鹽、低糖、低油)、一高(高纖)原則外,需三餐定時定量,每天均衡攝取主食類、蛋白質、蔬菜類、水果類食物。各類要吃齊,但不要吃多。可以做不同顏色之搭配(如:天天五蔬果,三份蔬菜、兩份水果);多攝取不同顏色食材,以獲得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

老人快速減重,恐引發肌少症較短命
老年人因生理代謝功能下降,常有肥胖合併慢性疾病的困擾,但年邁體衰的他們適合採行與年輕人相同的快速減重方式嗎?醫師表示,65歲以上老年人若快速減重,減脂效果有限,卻會加速減少肌肉,引發「肌少症」,導致死亡風險比心血管等慢性疾病來得大。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多數人認為肥胖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但研究發現需經長時間累積才會發作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變,對中年肥胖患者的健康影響比較大;反觀,65歲以上老年人,因不當減重所引起的肌少症,或肺炎感染、骨折等疾病,因病程發展較快,所引發的死亡風險反而比慢性病更高。
若想要更長壽,陳亮功醫師建議BMI介於23至25、體態略微豐腴的老年人,不要刻意減重。老年人本來就有新陳代謝速度慢的問題,若以不健康的方式快速減重,不僅體重減輕和消脂的效果有限,更可能因不當減重,減去肌肉中的蛋白質,造成肌肉組織流失、大腿肌肉支撐的力量變小,導致肌少症,加重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增加骨質疏鬆、跌倒骨折和死亡機率。

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糖尿病

血中的葡萄糖會附著在紅血球的血紅素上,產生糖化做用。
糖化血色素反應過去2-3個月的血糖,可瞭解平日的血糖控制情形。

   



關於糖尿病,不可不知的數字!
103年十大死因第5名
什麼人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慢性合併症
小血管病變    大血管病變
腎臟病變    —心肌梗塞
眼病變        —腦中風
神經病變    —週邊血管阻塞

 
腦血管併發症
糖尿病發生腦中風的危險性增加2~3倍
糖尿病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約佔所有缺血性腦中風的18~33%



心血管併發症
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和周邊動脈疾病不屬於糖尿病特定的併發症
多重風險因子共同形成
血脂異常、高血壓、吸菸、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與(微量)白蛋白尿等
糖尿病增加風險:男性增加2~3倍,女性增加3~5倍
篩檢:進一步至心臟專科檢查
典型或非典型心血管併發症疾狀
靜態心電圖有異常
周邊動脈疾病
通常沒症狀
典型症狀:間歇性跛行、足部潰瘍
腳踝與上臂的動脈收縮壓比值(ABI)
正常:0.9~1.3
周邊動脈疾病:<0.9
粥狀動脈疾病:>1.3
處置:藥物、戒菸、運動、控制血壓、血糖與血脂、手術糖尿病腎病變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延長,約有二到四成的患者會發展出糖尿病腎病變,其       中部分患者腎功能會逐年惡化,最終導致末期腎衰竭而需終身洗腎。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糖尿病造成末期腎衰竭,需要終身洗腎的比例逐年攀升。
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因子:
血糖、血壓控制不佳、抽菸、肥胖、老年人、特殊種族 (黑人、印地安人)及家族有人       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等。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無任何症狀
最早的異常變化是微白蛋白尿,即尿液出現白蛋白微量增加的現象。
持續性的微白蛋白尿是評估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指標。
出現微白蛋白尿後,若血糖血壓控制不佳,就會進展為明顯蛋白尿,慢慢出現水腫、       血壓升高及腎臟功能惡化的現象。
根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者罹患腎臟病的比率顯著增加。
分別為非三高患者的1.66倍、2.35倍及1.58倍。
處置:
藥物: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張力素受體拮抗劑。
控制血糖和血壓
血壓控制目標:2014 ACC/AHA: <140/90mmHg,2013 ESC: < 140/85
mmHgCKD/proteinuria < 130/90 mmHg
戒菸
避免服用傷害腎功能的藥物、利用顯影劑攝影。
 
神經病變
致病機轉複雜
代謝、血管和免疫等因素
最常見是遠端肢體感覺/運動神經病變
以感覺異常為臨床表徵
肢體遠端à近側擴散
最早出現是震動和壓感異常
自主神經病變
心搏過速、姿態性低血壓、下半身排汗減少、食道逆流、胃漲、便秘、反覆性腹瀉、       勃起障礙、逆流性射精、神經性膀胱、陰道分泌物減少等。
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治療
控制血糖
控制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疼痛的藥物:
三環抗憂鬱劑
副作用:口乾、視力模糊、便秘、心律不整等
抗癲癇藥
副作用:頭暈、嗜睡、水腫、運動失調等
局部使用辣椒膏

糖尿病足
糖尿病病人一生高達25%機會發生足部潰瘍
— 80%肇因於神經病變
原因:神經病變+周邊動脈疾病+足部感染
截肢
男性糖尿病足病人風險高達9.2倍;女性病患則高達11.6倍





得糖尿病不是世界末日,而是提早注意飲食與藥物控制!
糖化血色素每降低1%會有什麼好處?
視網膜病變機率降37%
四肢末梢併發症機率降43%
心血管併發症機率降14%
小血管併發症機率降37%

老人血糖控制
談到老年人的糖尿病增加得很快,而老年人的糖尿病和年青人的糖尿病本質上都沒有改變,治療的原則也沒有甚麼改變。首要就是控制血糖,以便防止糖尿病的合併症發生,進而抑制惡化。但是老年人,各器官的功能下降,同時有動脈硬化的合併症,因此在體力上和精神上都比年輕人稍為差,在控制血糖上這一點還是要特別注意。其它要注意的就是家族的關係、社會背景、經濟關係。
當然對老年人的糖尿病,控制血糖,不要規定得太嚴格,稍微鬆一點,除了上述原因,還有一點就是上了年紀的人,通常都有幾種慢性病,而此類慢性病需要足夠的營養,才能對抗老年病。因此,如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還是要多吃一點,吃好一點,以便增強抵抗力,但這不是鼓勵老年人無限制的吃喝。
參考美國的老年醫學會的治療指引(Guidline),對虛弱老年人,血糖檢查值,設定得比較高值,如HbAic為8%以下;但健康的老年人還是要保持HbAic為7%以下。日本對虛弱老年人的糖尿病保持
HbAic為7.6%以下。
日本的糖尿病學會會把血糖值在老人設定較高一點,主要是老人容易發生低血糖問題。其次雖然發生低血糖,會有警告症狀,但老人的反應較遲鈍,被發現得慢,處理起來也較遲,同時老人大多有進行性的動脈硬化,就會發生腦血管障礙、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終於發生暈倒,導致骨折或者慢性硬膜下血腫等致命事故,因此老年人盡量避免低血糖。如果老年人的低血糖慢慢發生時,會出現好似失知症的症狀,其實那是老年人的低血糖的症狀,此點要注意。
 
老人血糖用藥
老年人的糖尿病,服用抗糖尿病的藥物Biguanide會有問題,在歐美認為即使就要是80歲的老年人,腎功能正常,都可使用,但使用顯影劑時,前後要停藥數日。在日本,其他的糖尿病口服藥,老年人照樣可以使用,不過就是要注意使用的劑量,最重要的是不要造成低血糖。其他糖尿病的藥物Metformin,可能會發生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而Pioglitazone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
談到Pioglitazone,最近有報告,對高齡婦女會引起骨質疏鬆,還是要小心使用。

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血脂肪代謝異常




既然高血脂沒有症狀,那我怎知道自己有高血脂?
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液樣本!


台灣健保局高血脂用藥給付標準



造成高血脂之危險因子—食葷族
血液中膽固醇大多由人體肝臟產生,但有一部分是攝取自食物,像內臟、蛋黃、肉類、奶製品海產類等。
-體重過重常會合併有高三酸甘油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的現象。
造成高血脂之危險因子—懶骨頭
-適度規律運動不但可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濃度,也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
造成高血脂之危險因子—老煙槍
-吸菸會損壞血管內壁,造成膽固醇堆積,高血脂最喜歡吸菸者的血管內壁了。
造成高血脂之危險因子—天生的
-遺傳基因可能會影響人體產生及代謝膽固醇的能力,有家族史的人要更加注意。
造成高血脂之危險因子—銀髮族
-一般而言,膽固醇濃度在50歲達到最高,男性通常比女性高,但是婦女在更年期停經後,其膽固醇濃度會上升,有時甚至可能超過同年齡男性。


老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高血壓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種高血壓。
原發性(佔95-99%)判斷血壓升高的原因未明,可能係遺傳與生活型態。
續發性(佔1-5%)導致高血壓的原因通常是生理的變化或疾病引發,如:主動脈縮窄、懷孕、內分泌異常及腎臟疾病等。



人好好的,怎麼可能得高血壓?
高血壓會有什麼症狀?
頭暈,頭痛,脖子緊,臉紅,流鼻血…?
高血壓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
「血壓雖然高,但是人好好的,大概不用吃藥吧!
血壓高者即使沒有症狀:                 —血壓愈高,預期壽命愈短
腦中風的機率增加7-8倍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增加2.5-4倍
心臟衰竭的機率增加5-7倍          —末梢血管堵塞的機率增加2-4倍
併發症的發生率隨年齡而增加     —是導致殘廢及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老人用藥安全




 謝謝聆聽!

TOP
INSG FB 首頁
chrome.storage.local.get(["openTimes", "rateClicked"], (function(t)